- TAG标签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欢迎访问富农业水产网!

浅谈南美白对虾病综合防控防治技术

时间:2021-08-28 06:14|来源:水产养殖网|作者:中国水产频道 |编辑:富农业水产网|点击:

海大集团资深技术服务专家韦林:对虾养殖风险很高,主要表现在病害防不胜防,发病率高,尤其这几年EMS爆发以后,发病率更是高达90%以上,从2010年爆发以来,产量从平均亩产800斤降到2013年的300斤,我在2000年从专业的水产院校毕业以来一直从事白对虾的养殖工作,见证了白对虾从高峰到低谷的历史,现对这几年我在市场上的总结和思考做个分享交流。

关于EMS 

现在对EMS的发生原因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是饲料厂由于鱼粉价格高而使用替代蛋白原料导致质量问题而引起发病,有些人认为是水源污染包括水质富营养化严重引起虾发病,有些人认为是细菌如副溶血弧菌或新病毒感染,有些人认为是一些农药或藻毒等使虾中毒引起的,而我认为上述原因都不是EMS最根本的原因。因为它们经不起推敲。


我们一定要清楚一点的是:目前EMS是整个亚洲都爆发的,不是一个局部区域,那么,难道亚洲所有国家都差不多同一时间出现了饲料出现质量问题?所有国家都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出现水源污染问题?所有国家都差不多同一时间出现了一种新的致病性更强的细菌或病毒?所有国家都出现了比以往更加毒的农药或有毒藻类?我想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是很低的,既然同样是EMS,发病主要的原因应该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要找出发生EMS国家在养殖上的共性出来,我觉得饲料、环境、水源都是有较大的差异的,不会是共性,发病的三个因素抵抗力、病原和环境里,我们首先就可以排除环境的因素。


其次,从目前各个方面来看,发生EMS的塘在弧菌检测发现几乎都存在较多的副溶血弧菌,通过虾苗跟踪也发现,在虾苗期间检测到绿菌的虾苗更容易发病,于是不少专家如去年有个教授就公开了他的观点:EMS的病原是由副溶血弧菌引起的。这个观点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尤其是在一线养殖的群体普遍认可这个观点。确实,在EMS的预防和控制中我们通过控制弧菌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果,好像这就是真相吧,但是,我们再思考一下,副溶血弧菌其实是这么多年来在虾塘里很常见的一种致病菌,难道它在2010年以后在不同的地方毒力就同时加强了那么多?我觉得概率很低,我认为副溶血弧菌只是EMS发生的导火索,至多是个帮凶,它不是主谋。


国内有部分家专家认为:由于前几年养殖户一味追求快速生长的虾苗,为满足养殖户的需求,苗场培育出生长速度越来越快的虾苗,要知道,虾摄取的能量主要用于生长和免疫,生长速度的提高是要以牺牲抵抗力为代价的,经过几年的选育,亲虾的抵抗力越来越差。

我是认同这个观点的,从2007年到2009年,虾苗的生长速度越来越快,2009年很多虾提前20多天上市,生长速度提高30%。

虾苗的质量明显下降,可以从下面几点得到证实:

1、从肝脏来看,现在很难看到了标准意义上的好肝了,到清缯期几乎都会出现黄肝和红肝,不是肿大就是萎缩。

2、从12年开始到13年虾身壳软薄和肌肉白浊现象越来越普遍和严重。

3、生长速度越来越慢。现在的一代不如以前的二代,二代不如以前的普通苗,普通苗很多根本就到100条规格就不再长。

4、虾苗抗应激试验明显不如以前。盐度或甲醛等虾苗抗应激试验死亡率大幅提高。

从这四点来看,虾苗的体质确实明显下降了,其实这四点里,第2和第3点及第4点只是表面现象,他们都是第1点引发出来的:肝脏主要功能是解毒和消化,肝脏变差就导致虾的消化差和抵抗力变弱。在10年爆发EMS后,有细心的客户曾反映出苗时观察到虾苗的肝脏上面有些白点,我们认真观察后发现确实如此,并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肝脏有病变的状况,也重点跟踪了几批肝脏白点严重的虾苗,发现这些虾苗发病率几乎百分之百,肝脏先天性出问题是很明显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上面三张图就是虾肝出现白点。

从生长速度来看,现在一代苗的生长速度和2010年以前的二代苗差不多,而二代苗比以前的普通苗还慢,而且大小不均匀,估计都是由于肝脏变差使消化吸收差引起的。正是由于肝脏先天性受损而导致的消化差和抵抗力差,造成了虾慢大,大小不均匀,营养不足引起的壳薄,白肉。体质变差,对环境的要求提高了,以前不会导致虾发病的环境现在会使虾发病了,同样的环境养不出以前的产量,一样的技术和管理却失败了。

我觉得发生EMS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肝脏先天受损,导致虾的消化变差和抵抗力变差。消化吸收变差,就会导致和以前吃一样多的料,但饲料利用率低,长速和体质都不理想,也导致塘底恶化加快,虾的环境恶劣,加上抵抗力也变差了很多,这时候的病菌在较低的数量和毒力就能导致虾发病,最终导致市场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

就是说,现在由于虾苗的抵抗力严重下降,即使在病原和环境没有改善的条件下,虾的发病率都会大幅提高。何况现在养殖密集,工业排污加重,水交换率低,导致水源富营养化,加上天气反常,现在虾的环境其实也在严重变差,反映在有害藻类多,水色不稳定。大部分养殖区已经养殖对虾多年,尤其是土塘,塘底污染严重,导致病原增加,在多年大量使用消毒剂后,很多病原也出现了抗药性,不好控制。所以在10年爆发肠炎后,产量逐年下降,珠三角产量由2009年的800斤亩产降到2013年350斤亩产。

因为虾苗的抵抗力严重下降主要是由于先天性的因素导致,养殖户通过后天的手段很难在抵抗力方面弥补好,所以如果要提高成功率,除了苗场要逐渐把虾苗的质量提高上来,养殖户必须在抵抗力,病原,环境这三个因素都加强,只有一个因素有加强,成功率和产量未必会提高,三个因素都加强,加强程度越高,成功率和产量才会越高。之所以这几年很多养殖户很迷茫:为何虾怎么养都发病,产量一直提不高?就是因为养殖户们还停留在以前的思维里,觉得调好水就能把虾养好,没有做到综合防控。

防控EMS经验分享 在2010年,我们发现发生EMS的塘按照弧菌病的处理方法来处理有比较明显的控制效果,据此推断EMS的发生即使不是弧菌引起,至少弧菌病也是并发症。所以在11年我们在新会和珠海区域给海大客户推广控菌为主要防病思路的养殖模式。思路就是:通过控制水体和虾体内的弧菌数量来带到防病的目的,主要措施为:放苗前大剂量漂白粉消毒塘底和水体,打底(以菌抑菌的思路,在正常情况下确实能把弧菌控制在较低的数量),养殖前期每隔7天左右使用活菌,以达到以菌制菌的目的来抑制弧菌,养殖中后期每隔7天左右水体和塘底消毒,定期内服中草药和拌喂乳酸菌等活菌来抑制肠道弧菌。但最后的结果是,按照这种模式来养的塘和市场相比没有明显的效果。为何没有效果呢?是思路错了,还是别的原因?经过分析,我们认为思路本身没有错,问题就是这个思路在实际生产中是很难做到的。

因为,在实际生产中,虽然在大部分时间我们能够把弧菌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弧菌还是能够在很短暂的时间里爆发。现在具体来分析一下。一、病原来源很广,亲虾携带而传给虾苗,饵料如丰年虫等携带病原,水体携带,塘底潜伏,空气传播,工具交叉使用传播,动物如飞鸟传播。二、病原潜伏期长以及难以完全灭绝。在养殖过程中一些病毒在底泥的潜伏期达几年以上,有些病原寄生在宿主体内难以杀灭,如寄生在轮虫、螺体内;三、在养殖的环境下消毒剂在正常剂量下对病原的杀灭率达不到100%,在消毒几天后又恢复到较高的数量。如下图是我们跟踪很多塘的数据: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注:禄奇是强氯精。即使大剂量消毒,水体在消毒后第三天又处于较高的水平。

四、一些特殊情况,如倒藻,有机物突然增多,氧气急剧下降,导致有益菌下降,弧菌大量繁殖,这时即使消毒已经来不及。

正是由于病原难以控制,我们直接控制弧菌的思路在实际生产中是行不通的。于是我们把焦点放在了环境上,对市场上进行大量的调研。发现了2条重要的线索:1珠三角水体普遍缺乏镁离子,大部分塘在70ppm,而需求量是117ppm;2养殖成功的塘大部分是保持一定浊度的塘。据此分析认为,浊水塘成功是因为环境更加稳定,而且因为藻类少,所以水体的镁离子相对充足。而浓藻塘因为镁离子的严重缺乏,导致藻相不稳定,造成了环境不稳定,镁离子的缺乏导致虾壳薄而软,抵抗力差,所以浊水塘成功率比藻浓的塘高。

于是,2012年我们推广水永葆模式,思路就是通过添加镁离子,通过杀藻剂和活菌控制藻类在较少的水平来保持水体一定的浊度。结果是使用水永葆模式的客户也并没有比其它客户取得更好的成绩。事后我们分析发现,效果不好还是由于在实际生产中思路难以达成,按照水永葆的塘大部分还是出现藻浓的情况,达不到浊水的程度,而使成功率得不到提高。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产品不支撑:1、使用杀藻剂,有时杀死率很低,即使杀死率高,但不用几天藻类很快又浓起来;2、活菌就更难控制住不让藻类浓起来;3、补充大量镁离子后,很多塘的镁离子浓度并没有多少增加,而且随着藻类越来越浓,最后镁离子还是严重缺乏。二是养殖户技术水平有限:定向培藻本来就是难度很高的活,普通养殖户的技术水平不足以控制好藻相。

虽然2012年水永葆模式难以改变现状,但在过程中我们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在使用水永葆模式的客户里,一些养殖技术水平较高的客户取得了更好的成绩,他们做出了水更加稳定的效果,产量相对满意,这给了我们信心,尽管最后的结果不理想,但我们所走的方向是对的。所以带着希望继续在市场摸索和发现,以寻求操作性强的模式。

(本文已被浏览 4565 次)
    猜你喜欢
    相关内容
    热门导读
          网友评论
          聚焦
          编辑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TAG标签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19-2024富农业水产网 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资讯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QQ:737597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